什麼是 親水課程( 寶寶游泳)? 上篇:

 
親水課程是為0至3歲的嬰幼兒量身打造的水中活動體驗,目的在於透過水的特性,促進身心發展,同時增進親子互動。
 
與其直接稱為「寶寶游泳」(Baby Swim),我們更喜歡用「親水課程 」來描述這段特別的旅程,因為它不僅關乎孩子與水的接觸,更關乎父母與孩子間的緊密連結。
 
由於業界曾經發生太多爭議案例,起因來自於對「寶寶游泳」的過度期待(嬰幼兒是做不到游泳的定義:平衡與流線等),質疑為什麼三歲還學不會「游泳」?因此建議稱其爲親子共游、水中律動、水性培養或水中育兒等。
 
親水課程的重點並非教會嬰幼兒「游泳技巧」,而是在於與照顧者彼此的信任感、第一次感受到水的浮力、第一次感受水阻的刺激、第一次跳水在父母懷抱裡時露出的安心笑容、還有其他親密的點滴瞬間等等,不僅讓孩子充滿成就感,也為父母留下珍貴的回憶。
 
而且,有自信的孩子,更像完整的自己
 
親水課程的特色與價值
 
1. 建立水感與信任
親水課程的第一步是讓寶寶感受到水的安全和舒適。無論是輕柔的水中撫觸還是簡單的漂浮練習,目的都是幫助孩子逐步熟悉水的環境。
 
我們曾經接觸過一位一歲半的小女孩,她因曾有洗頭不開心的經驗(爸媽都直接沖洗),對水非常抗拒。經過多次的循序引導,她不僅開始喜歡拍水,還在爸爸的懷裡開心地大笑。這種轉變,充分展現了親水課程如何修復孩子對水的信任感。
 
當然,對與水的抗拒原因不僅僅只有洗頭而已,戒安撫玩具、戒尿布和戒奶等,甚至家暴,都會影響對水的信任感,因為「水是情感的延伸」,值得照顧者或家長去探討。
 
2. 親子連結的深化
在水中,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肢體接觸和眼神交流都被放大(水中照顧者的情緒和身體僵直,決定了孩子的情緒和身體僵直)。在課程中,父母學習如何支撐寶寶的身體,讓他們在水中感到被保護。
 
常常有很多新手爸爸(媽媽能喘息片刻),一開始上課時緊張連地連「安全扶持法」都做不好,但隨著課程進行,他也慢慢學會放鬆,與寶寶配合默契,最後甚至帶著寶寶完成了短暫的水中漂浮。他說,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更懂得如何照顧孩子,也讓他對自己多了一份信心。
 
多數孩子會和水中的照顧者更親密喔,想加強親子關係可以試試
 
3. 全面促進身心發展
水的浮力能減少重力對關節的壓力,幫助嬰幼兒更自由地活動。同時,水的阻力能提升肌肉張力與協調能力。許多早產兒透過規律的親水課程,手腳的力量和平衡感皆有顯著改善。此外,水中的感官刺激也對嬰幼兒的大腦發展大有助益。
 
理想的親水環境
一堂好的親水課程離不開專業的場地與指導。適合親水課程的水池依據氣候,應保持溫暖(32-34℃),並採用安全的消毒方式(如無氯處理或銅銀離子技術),以確保過敏孩子的皮膚不受刺激。同時,課程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師、教練來監督,避免任何潛在的危險。
 
親水課程不僅是孩子的冒險,也是家庭的共同旅程。透過這些課程,讓孩子更懂得與水相處,更讓每一個家庭找到屬於自己的「親水時光」。也可說「對彼此的依賴,更像是靈魂的互訪」。
 
- 游刃有魚WISWIM/創辦人Stanle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