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游泳游得好的定義究竟是什麼?
小時候,我們總以為會仰漂、會換氣、會從這頭游到那頭,就算會游泳了。後來發現,這不過是初階,距離「游得好」還差得很遠。
但「游得好」究竟是什麼呢?速度快?姿勢標準?可以游很久不累?還是能在波濤洶湧的海域裡全身而退?
我的一位好友愛因斯坦曾分享:「速度與重力是等價的,當速度越快,時間會變慢,質量愈大,時間也愈慢。」,游泳何嘗不是如此?
當你初學時,每一下划水都像在對抗時間,心跳驟快、呼吸急促,水流不但帶走你的能量,同時也吞沒你的信心。你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,幾公尺的距離卻像是無止盡的掙扎。但當技術純熟,你開始順應水流,動作協調,呼吸穩定,甚至覺得自己在水裡的時間變長了,彷彿水中的你與外界的人,皆處於不同的時空維度。
我曾以為能完成鐵人三項了,便代表自己會游泳,在海中揚起從未出走過泳池的自信,沒想到卻是不堪一擊。浪來時,你能不能夠在翻滾間保持冷靜?暗流襲來時,你能不能找到順勢而行的方式?這些,才是游泳的本質——與水共存,而非與水對抗。
游得好,不僅是技巧與速度,更是一種對水的理解,對自身極限的認識。真正的游泳者,不是追求最快,而是能在水裡找到各種性質的平衡,在未知中保持從容。游泳,不只是肌肉的較勁,更是心境的修行。
也許,「#游泳游得好」的終極定義,並非用秒數衡量,而是當你在水中時,時間彷彿變慢了,你與水融為一體,不再是戰勝與被戰勝,而是共生。
- 游刃有魚WISWIM/創辦人Stanley